记本焕长老舍利赴柬埔寨永久安奉、泰国本焕寺落成开光活动(3)
来源:中国宗教杂志

本焕寺供奉的中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法相 摄影:顿俊
五、呈给世界的文化名片
作为当代佛教界的一代宗师,本焕长老一直以身垂范,做四众的楷模。他精通佛学,道心坚固,戒律精严,数十年如一日刻苦修行,深受四众尊崇。他晚年居住深圳弘法寺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佛门弟子和广大信教群众前来参拜。
身为本焕长老的衣钵传人,多年来,印顺法师也一直在大力推动与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他所率领的佛教团队足迹已经遍至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尼泊尔等近十个国家,并先后邀请多国佛教界代表来弘法寺座谈交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深圳弘法寺与各国佛教界的领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都说,中国不断强大,与弘法寺的交流日益增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佛教现状,也认识了很多中国的佛教界高僧,希望这份佛缘能延续下去。
就在2013年,在印顺法师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第十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韩日三方代表共叙法谊友情,并在三亚南山寺举行了隆重的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2014年6月,印顺法师有率佛教代表团参访了悉尼、墨尔本、昆士兰等地精舍及学校,详细地介绍了弘法寺佛学院(现本焕学院)的师资、学僧学习、课程设置的情况,与澳方就合作办学签署协议书。同年印顺法师还率团出访了斯里兰卡,不仅带去了医疗团队和医疗器材,还参访岗噶拉玛寺、拉尼亚大学,与斯里兰卡第一僧王进行交谈,并受到时任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的热情接待,以及僧俗两众的热烈欢迎。
因为身兼尼泊尔中华寺的方丈,印顺法师交往最多的国家还是尼泊尔。尼泊尔中华寺是中国在海外建的第一所寺院,寺院所在地蓝毗尼是佛祖的诞生地,韩国、日本、德国、奥德利、美国等国家纷纷在此建造寺庙,共计三十多座。在这里,中华寺积极主动与各国佛教界展开交流与对话,不断发出来自中国佛教的响亮声音。
经过20多年对外交流的历程,深圳弘法寺已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张名片和南海佛教的中心。印顺法师曾经谈到,“南海佛教过去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主体,现在应继续起到这种作用。让南海佛教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出更多贡献,这是南海佛教的现代责任”。

本焕寺落成开光庆典上领导嘉宾、高僧大德以及中泰两国四众弟子合影留念 摄影:顿俊
六、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国之交在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知。”国家之间友谊长存的基础在与人民心通意合。若两国人民相互之间能够熟悉彼此的文化,甚至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则“心交如美玉,经火终不热”。
当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佛教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温暖的人文关怀,在“民相交”的层面形成了“心相交”的巨大潜力,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间的协作共赢,提供了一个包容性更强的交流平台。
蒋坚永副局长表示,中国佛教的对外交流源远流长。历史上,佛教间的交往,对增进国与国之间人民的情谊,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国家宗教局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中国佛教进一步加强同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佛教联系东南亚各国的黄金纽带作用,对于促进我国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国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在世界会议上发言时多次表示,中国佛教界的愿力是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将我国与周围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心”连在一起,“愿”连在一起,让大家可以共同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穿越一切迷雾,最终到达光明和胜利的彼岸,创造永久的和平。
其实,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国五大宗教正在日益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推手,并成为配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宗教这一软实力应该彰显出其应有的正能量。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对话,扩大中国宗教的话语权,是时代赋予五大宗教的共同使命。我们期待,中国宗教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也能够“像春天一样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文:中国宗教杂志 卢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