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南山佛讯 > 正文

记本焕长老舍利赴柬埔寨永久安奉、泰国本焕寺落成开光活动(2)

来源:中国宗教杂志 

 

印顺大和尚和柬埔寨副总理任财利合影  摄影:顿俊
印顺大和尚和柬埔寨副总理任财利合影 摄影:顿俊
 

  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5年是中泰两国关系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人生乐在心相知”,因为佛教,中国人民和泰国人民似乎有着天然的亲近感。40年来,中泰两国友谊历久弥新,在两国人民心中积淀了彼此充分的信任和真诚的关怀。

  在泰国期间,蒋坚永与印顺法师还一同看望了老朋友——代僧王颂德•帕摩诃拉查曼克拉赞长老和副僧王帕波玛师提长老。颂德•帕摩诃拉查曼克拉赞长老表示他为本焕长老的一生所感动,也为中国信众的虔诚和热情所感动。他听闻素可泰本焕寺已经开光落成后,很是开心,并希望今后可以加深两国佛教界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佛教教育、文化、慈善等相关交流活动,为两国世代友好而努力,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帕波玛师提长老也表示,中泰两国是一家人,汉传佛教与南传佛教法脉同源。现在本焕寺在泰国古都素可泰落成开光,更是在中泰两国佛教交流史上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希望两国佛教徙继承本焕长老的精神,将佛陀的智慧与慈悲传播到每个人的心中。

  蒋坚永分别回应了两位长老的讲话,他指出,两国的佛教徙为中泰人民缔结深厚的友谊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是两国佛教徙共同的光荣。

  回国前,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还应邀前往Siriraj医院为住院的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诵经祈福。来自中国的88位僧人为88岁的国王献上祝福的一幕,也被现场直播到国王的病房。国王委托泰国国际宗教文化部副主席周力平先生转达,他很遗憾此次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亲自与代表团一行见面,但他很高兴有这么多法师不远万里前来为他祈福,他很期待有机会与大家面对面的交流。

  普密蓬国王深受泰国民众爱戴,泰国国家电视台于当晚在黄金时段播出了法会的全过程,中国佛教徙不远万里来为国王祈福,大大提升了中国佛教在泰国民众中的形象和影响力,为中泰两国的友好交往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蒋坚永副局长(右一)、印顺大和尚(左二)、堪布多杰大师(左一)与颂德·帕摩诃拉查曼克拉赞长老(中)、帕•蓬玛西提长老(右二)合影留念  摄影:顿俊  摄影:顿俊
蒋坚永副局长(右一)、印顺大和尚(左二)、堪布多杰大师(左一)与颂德·帕摩诃拉查曼克拉赞长老(中)、帕•蓬玛西提长老(右二)合影留念 摄影:顿俊 摄影:顿俊

 

 四、三大语系佛教“亲上加亲”

  中国与东南亚多国隔海相望,佛教是连续彼此的重要纽带。缰理虽重海,佛教本一家。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尽管在经典、教规等方面存在具体差异,但法脉同源、义理相通、行愿一致,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基本目标。正如帕波玛师提长老所言,各语系佛教的本质是相同的,在于宣传友爱仁和,播撒慈悲善心。

  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促进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的文明色彩,让各国人民享有内涵更为广阔的精神生活。因此,中国多年来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文化上彼此欣赏、兼容并蓄的态度。

  隋唐时期,南传上座部佛教逐渐从泰国和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傣族地区,并进而传播至基诺族、布朗族、佤族、景颇族等,由此中国三大语系佛教鼎立的局面形成,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内容。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三大语系佛教在中国大地上日月同光、利益众生,写下了佛教史上一段光辉的篇章。三大语系佛教徙深深体会到,只有各教派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在学经、研究、育徙、弘法以及道风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开创佛教发展的新局面。

  今日,汉传佛教高僧本焕长老的舍利被恭请至南传佛教国家柬埔寨供奉,同时90%以上的人口信仰南传佛教的泰国也建立了汉传佛教寺院,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高僧在各项法事活动中常常一同现身、共同主持,不禁让人感受到在国际上三大语系佛教的进一步交流与互通。

  不仅如此,佛教不同派别之间的合作也在进行。去年陕西省宝鸡市承办了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徙联谊会大会,这是国际宗教组织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大型会议,其永久会址就设在泰国曼谷;不久前,本焕学院在深圳举行揭牌仪式,学院负责人也提出要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开展佛教教育方面的合作;此次访问过程中,柬埔寨宗教部部长孟肯亦向蒋坚永表达了参加在中国江苏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大力加强佛教间的深入交流……在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的佛教界正以法雨滋润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