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观音文化 > 观音建筑 > 正文

建筑“活化石”:观音桥

来源:三亚南山寺 

  位于庐山南麓星子县栖贤谷中的观音桥坐北朝南,东西走向,横跨水石相击、喷雪奔雷的三峡涧。当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考察观音桥后赞道:“北有赵州桥,南有观音桥。”


  观音桥,为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僧人化缘所建,因为地处山势险峻的栖贤谷,原称栖贤桥;因为横跨断壁悬崖的三峡涧,又称三峡桥。关于观音桥名的来历,吴宗慈《庐山志》载:“士人于三峡桥前立庙,祀奉观音,大著灵应,因又名曰观音桥”。


  据史料记载,宋朝大中祥符年间,福州僧智朗、建州僧文秀云游至栖贤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因三峡涧经常发洪水,给僧人、施主以及附近的山民带来诸多困难。于是,他们四处募捐,并聘请江洲工匠陈氏智福、智汪、智洪三兄弟建桥。观音桥长20.45米,宽4.33米,建筑体通高9.8米,如虹横跨三峡涧,自古称之为“鬼斧神工,非人力所为”。据传说,民国时期,桥体曾被雷电击中,有一块榫头脱落,悬挂在半空,长时期无人问津。后来一次电闪雷鸣之后,这块榫头竟自然吻合,为观音桥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建造艺术上,观音桥为纵列单拱榫卯结构。基座立于形似深井的陡壁之上,由于地差之故,东面基座高0.55米,西面有须弥座高1.3米,束腰左右刻有对称式卷草,莲花纹;拱券高8.5米,由7道拱券107块公母榫花岗石锁扣而成,每块石砖重达1吨以上;拱券之间铸有“凹”字铁件,以加强拱券之间的连接。距观音桥以北100余步,一块方整的岩石空兀而起(四纪冰川遗址),横枕汹涌的涧水,被称之为回澜,因形似一口大棺材,又称之为“棺材石”。志书记载,观音桥址选在棺材石下游十数丈,“盖造桥时所用的缓流之势也”。由于巨石的阻遏,湍急的流水在这里迂回平缓而下,减缓了对桥的冲击,使观音桥能屹立近千年而不倒。


  观音桥充分显现出中华民族超群的智慧和高超的建桥艺术,属我国江南现存古桥梁中年代最早的纵列单券花岗石、榫卯结构的千年古桥。桥梁结构上完整地保留了宋代桥梁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成为研究宋代古桥梁的“活化石”。1988年,国务院将观音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桥造型美观,结构坚固,气势宏伟,被人们赞为“缔构伟壮,神施鬼没”。千百年来,无数名人雅士尽折腰。宋代苏轼在此写下了《栖贤三峡桥》诗篇,苏辙曾作《三峡桥》诗,朱熹写下了《栖贤院三峡桥》诗。明代唐寅游历观音桥后,泼墨挥毫绘出一幅《庐山三峡桥图》,题诗为“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赢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是一幅集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珍品。宋代黄庭坚在观音桥南砥石上留下了“三峡涧”三个大字题刻。迄今题咏观音桥石刻达到20余通。1961年9月17日,周恩来总理从庐山牯岭下山,风尘仆仆来到观音桥,邂逅放牛娃周桂花,在观音桥头合影留念,至今传为佳话。